东南网9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薛希惠)
“喂,这里的桥墩倾斜了……”“喂,这里的堤岸崩塌了……”“……唉,又是挖砂惹的祸!”前几年,此类救急电话频频打进水利部门。
不可否认,一幢幢高楼、一条条公路、一个个项目,这些林林总总的建设工程,都离不开一粒粒砂子。据有关专家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每投资1亿元,约需0.8万立方米砂。2013年,我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80.29亿元,那么,当年全社会砂石总需求量约11264亿立方米。可是,当年实际开采量约为4000万立方米,仅占砂石总需求量的36%。按照每立方米砂50元估算,缺口的砂有超过30亿元的价值空间。
不可避免地,滥采偷挖现象屡禁不止。
我省水系发达,大小河663条,河流总长13569公里。日夜奔流的万里江水裹挟着滚滚黄沙,开阔的下游地带黄沙积淀,砂石资源丰富。
正是由于大量的需求导致过度开采河砂,不仅让美丽的河道“千疮百孔”,还严重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生态,甚至威胁到堤岸、桥梁、公路或建筑物。因为滥采乱挖,有些地方曾一度出现咸潮上溯,从而直接威胁到城市饮用水安全。
一粒砂子,牵涉到多方利益,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水平。如何做到既要用砂采砂,保证建设进度,服务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合理规划,维护河道正常生态,从而合理保河护岸,避免砂祸?
近年来,我省各地在采砂的“统”与“管”上下了不少功夫,取得成效。漳州市诏安县对砂石推行的“统一管理、采售分离、公开招标”管理模式就是一个例证。它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日,记者来到诏安县采访。临近广东的诏安是我省河砂资源较丰富地区,这里的河砂质量上乘,颇受欢迎。但这里也是盗采、滥挖河砂相对严重的地方。
“以前,甚至有人开着手扶拖拉机、带着铲子就可以随意挖砂了。”诏安县水利局局长林勇告诉记者,“虽说水利局负有管理河道的职能,但即使在现场发现违法行为,水利部门对违法人员与设备也没有法律处置权。”因此,偷盗、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发展成由黑恶势力控制的划地割据局面,一方面导致河床下切、河水漫流、堤岸崩塌、农田毁坏;另一方面,河砂价格逐年上涨,有时一立方米的砂市场价格达110元。这样,不仅政府重点项目用砂得不到保证,就连村民自建房也要花双倍的价钱买砂。村民说,砂祸不绝,农田毁了,美丽家园也建不起来了。
2011年,诏安开始强化采砂管理,成立诏安县东溪河道采砂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改变“多头管砂,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统一管理、采售分离、公开招标”,使采砂管理步入有序轨道。
太平镇沿线是诏安东溪重要的采砂河段,以前沿线村民随意挖砂,东一堆场,西一堆场,遍地开花。从2011年开始,诏安县开始对太平镇沿线的乱采砂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共立案处理了违法采砂案件110起,共处罚款56.83万元,特别是对太平镇新楼村原村党支书张才木等以非法采矿罪追究刑事责任,极大地震慑了乱采盗采行为。
砂石资源是各项建设的基础材料,现在,不少地方都把砂石资源的开采权收归政府统一管理,然后公开招投标。我省不少地方砂石开采权发标后,政府基本就不管了。这样,采与售都由中标方说了算。因此,即使中标方以低于市场价中标,但可以通过多采多挖,或是超范围开采,无限量超采,最终弥补了中标的“差价”损失。诏安县砂石发标后,把“采与售”严格分开,从而割断其中的利益链条。采与售,政府可全程控制到位。
从太平镇河边桥下游至新楼王公亭上游1500处的麻寮村是诏安县三大县定采砂点之一。这个采砂点规划可采砂长度1300米,河床宽度40米,可开采砂量约25万立方米。2012年3月,采砂作业由县河砂办通过对外公开招投标。中标单位赢得开采权后,负责河砂的开采、筛选、装车。河砂销售则由县政府委托县水利局下属企业—诏安县抗旱物资综合服务部负责。
一车砂的装运销售过程是这样的:车主根据确认的方数,到管理票房购买砂票;然后根据购砂票据到指定装砂点,由中标方按票面砂方给予装车;砂装满后出砂场须经河砂办工作人员验方,登记台账并上报河砂办监控室。这样,一车河砂的买卖才算完成。销售方凭单收取买砂费用,而采砂方凭单领取政府支付的采砂劳务费。采售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在县水利局设置监控室,对河砂装车、开票、销售全过程实行24小时监控。
两年来,通过对该河段采砂的科学管理,不仅使河床加深,断面加宽,有效提高河道行洪安全和排洪能力;同时,河砂资源实现了有序开发利用。截至2014年4月,该采砂点为县财政创收2523万元。
除了太平麻寮采砂点,诏安县还在岭下水库及东溪龙潭东河段分别开辟了河砂采售分离点。采售分离机制的创立,使诏安县河砂售价由每立方米110元降为40-60元,从2014年起,每年可为县财政创收4000万元,实现了财政增收与市场稳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统一。
“河砂逐年减少,面对需求的巨大缺口,我们应该尽快考虑用机制砂作为替代品。”这是水利部门的一致意见。确实,在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河砂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林勇告诉记者:“河砂管理占去水利部门70%的精力。”而随着人们对河砂这一资源认识的提高,治砂管砂应与“美丽乡村、美丽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服务于整个发展大局,不断创新更多更好的管理机制;在动态管理上,应该整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加大打击力度,使得政府的统一管理没有漏洞,从而保障采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chuanhuiqu/373883.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