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金月全 文/图
今年2月27日,当省文化部门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宣布扶沟县吕潭乡当选我省第一批“河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销声匿迹多年的扶沟县吕潭乡的唢呐又出现在了人们面前。在惊叹声和质疑的目光中,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吕潭乡的唢呐也和其他“非遗”们一样,在起源、发展、壮大、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中,伴随着老艺人的去世和后继乏人,也已走到了濒危边缘。面对这些“非遗”处境,我们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怎么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记者和扶沟县文化馆馆长马金鸽一行,在扶沟县吕潭乡齐村行政村见到了正在吹唢呐的杜东坡。杜东坡身穿西装,脚上穿一双粘着泥土的皮鞋,中等身材,短发,黑黑的面孔,说话快而不失幽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跑过江湖”、见过世面的农村生意人。他安排他的弟子——儿子杜军伟为在场的人们吹了一段唢呐。
已近天命之年的杜东坡,回忆起自己的唢呐艺术生涯,颇为感慨。
高考失败,弃文从唢呐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那一年,杜东坡高中毕业,但没有考上大学。后来,情绪低落的杜东坡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吕潭乡门朝东行政村拜齐德山(已去世16年)为师,学习吹唢呐。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是一种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底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的民间乐器。杜东坡学习吹唢呐期间,齐德山经常带着他走南闯北,加之他平时比较爱钻研,3年后,杜东坡抱艺而归。回家后,他收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做徒弟,教他们学习吹唢呐。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杜东坡一家4口和同乡的其他唢呐手搭班,开始了卖艺生涯。从此,唢呐成了杜东坡生命中的一部分,杜东坡也成了唢呐活的灵魂。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杜东坡带着他的唢呐班子,参加了在焦作沁阳举办的河南省首届唢呐艺术节,一举夺得一等奖,并被授予“唢呐状元”称号。2006年元宵节期间,杜东坡带领的唢呐队在周口市唢呐艺术表演上,摘夺了“唢呐状元”的桂冠。今年元宵节期间,在周口市区五一劳动广场举行的大型唢呐艺术表演上,杜东坡代表扶沟县参赛,第二次摘夺了“唢呐状元”的桂冠。
吕潭唢呐的前世
和杜东坡的谈话中,我们得知位于扶沟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吕潭乡素有“唢呐之乡”的美誉,杜楼、门朝东和陈庄行政村以及境内的扶沟县第一职业中专的唢呐均远近闻名。
据1986年出版的《扶沟县文化志》刊载:“清朝康熙四年,监察御史杜子昂从外地引进张、王、周三始唢呐班……解放初,扶沟城乡唢呐世家有包屯董桥沈家唢呐、吕潭门朝东齐家、固城鸭岗店庞家……”这里记载的“吕潭门朝东齐家”就是指杜东坡的师傅齐德山等人经营的唢呐班。从艺30多年的杜东坡谈起吕潭唢呐的历史和渊源,也知之不多。
吕潭唢呐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和传承脉迹,由于祖辈没有留下过多的文字记载,至今仍无法整理成章。在民间,一代代艺人通过手把手传授技艺,将唢呐这一“口技绝活”传承到了今天。在杜东坡等人的记忆里,唢呐就是祖辈世代相传下来的信物和见证。
杜东坡说,1990年前后,扶沟县境内大约有10班人马长期从事唢呐生意,仅吕潭乡就有5个班子,70多人。这70多人中,多数技艺一般。后来,先后有3个班子解散,只剩下齐德山等3人组成的班子。
1975年前后,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的齐德山和他的父亲、叔叔等人终将吕潭门朝东齐家唢呐品牌创立起来,并和包屯镇董桥沈家唢呐一道被载入《扶沟县文化志》。
后来,上了年纪的齐德山担心手艺失传,开始招收弟子。杜东坡被齐德山收归门下后,勤学好问,并不时被师傅带出去走南闯北。
吕潭唢呐的今生
1980年前后,吕潭乡的唢呐艺术达到顶峰。当时估计有300多人在从事唢呐这一行当。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唢呐手认为吹唢呐辛苦且不挣钱,于是纷纷改行。当记者问起吕潭唢呐的现状时,杜东坡一脸无奈。他说,现在,很多科班出身的唢呐手都不愿意玩唢呐了。目前,在门朝东村和陈庄村一带,吹唢呐的艺人在逐年减少。
据了解,目前,吕潭乡只有五六十人在从事唢呐生意。“这个数字估计每年还在减少”,随行的扶沟县文化馆馆长马金鸽忧虑地说。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32694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