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金江涛 见习记者 丁阳光 实习生 刘梦瑶)周口市淮阳区郑集乡地处淮阳区西部,老运河、新运河、淮郑河穿境而过,周淮路、淮曹路贯穿全境,下辖22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是周淮融合发展的“桥头堡”和“先行站”。
产业振兴聚活力 乡村振兴展画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郑集乡不断扩宽就业渠道,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产业振兴实现“多点开花”,以“产业先行”带动就业,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成效。
在郑集乡火神庙行政村扶贫车间里,河南省霖海服饰有限公司招聘的纺织工人们正紧张地赶制着本月的新订单,一番忙碌景象。工人手中的针线在布料上快速流利地游走着,脚踩着的机车飞快地运转着……整个车间描绘一幅“奔向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许多工人脸上洋溢着家门口就业的轻松愉快。
“我们是18年由郑集乡政府招商引资回来创业的,以前我们夫妻二人一直在北京做服装厂,回来之后我们厂开始招收附近村民,还有短期暑假工,只要想干活,我们都给提供机会,我们实施人性化管理,让村民有自由时间来接送孩子和进行农田劳作。下一步,还会再招聘更多的工人,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带领大家增收致富。”该公司负责人袁申申表示。
据她介绍,该公司主要生产多种服饰类产品,目前在周边乡镇设有多个分厂,五个已投入运营。平均每个车间高峰期能吸纳100多人,年产值达一千万左右。生产的服饰通过外贸公司发往国外,主要销往日本、欧美等国家。2020至2021年该公司连续两年被省市级评为“巧媳妇”示范基地。
“家门口就业就是一种幸福,我在这个厂里干了三年了,家就在厂区旁边的火神庙村,不管是回家还是上班都很方便,每月工资三四千,可以边挣钱边照顾孩子,也不会很累,真的很满足。”55岁的王大姐说道。
“现在我们火神庙行政村是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扶贫车间的持续运行让我们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工作家庭两不误,驻村第一书记又为村集体争取来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让我们火神庙村进一步向好发展。”火神庙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尹保峰表示。
产业兴旺富农家,除建成的火神庙扶贫车间运营良好外,郑集乡还在优势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全乡发展苗圃7000余亩,该乡许庄村建有苗圃基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主要提供苗木、苗圃、花卉的繁育及种植销售等,果蔬产品远销新疆、湖北、山东等地。各种各样瓜果的畅销以及苗圃培育的技巧方法,林果育苗产业的兴起成为郑集乡特色亮点,打造出了一张远近闻名、产业兴旺“新名片”。
“种植园里不仅有水果苗圃还有平常少见的稀有花卉,花卉种苗成熟后会拉到市场去售卖,苗圃每年好的时候一亩水果增收五千元左右。”许庄村村干部梁照文告诉记者。他带领着走进苗圃基地,边参观边介绍现季节适宜种植的产物及果蔬的生长周期等知识,不远处近万亩苗圃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据了解,郑集乡有着多年种植苗圃的传统,当地因势利导,先后组织成立了多家苗圃培育合作社,抱团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兴旺为核心,积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带贫模式,引导困难群众加入合作社,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收入有“薪金”、产业入股有“股金”、年底获利有“红利”、示范带头有“奖金”,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夯实群众增收基础,擦亮全面小康底色和成色。
产业兴旺撑起乡村振兴“脊梁”。郑集乡不仅服饰业、种植业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畜牧业的发展更是指日可待。位于郑集乡七里河村的河南双秀农牧有限公司奶牛场,工人们正在给几百头近千斤的奶牛和种牛打草料、喂饲料、打扫牛棚、检测体温……
“牛场是2014年投建,主要生产以‘牛奶’为主的原料奶,现在厂里存栏仅有四五百头牛,最多时候有上千头。每天工人都要凌晨三点起床打草料、六点开始喂牛,一天保持多次进食量,每头种牛长到1500斤左右可以卖掉……”奶牛场负责人张强说道。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huaiyangqu/360306.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