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二战期间服役于苏军的“豹”式坦克

本文作者为知乎用户夏逸凡,此篇文章是对Юрий Пашолок的文章《Страшнее кошки зверя нет》的节选编译,旨在为读者梳理苏联红军对缴获自德军的“豹”式坦克的使用情况。

二战期间服役于苏军的“豹”式坦克

直至1943年秋季,“豹”式坦克才真正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苏德战场之上。最初投入使用的“豹”式D型逐渐被改进后的“豹”式A型替换,后者自43年8月投入生产,于秋季开始被前线的德军装备。而随着“豹”式的大规模换装,这一“奇迹武器”给一线的苏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二战期间服役于苏军的“豹”式坦克

苏军印发的对“豹”式作战指导

起初,苏军低估了“豹”式的防护。在苏军于1943年秋季印发给全军的对“豹”式作战指导中提到,85mm火炮能给“豹”式带来“惊喜”,使用57mm的ZiS-2反坦克炮则是能打击“豹”式驾驶员的观察口及机电员的机枪射击口。然而实际上,“豹”式比“虎”式更加危险,因为与“虎”式相较,“豹”式的前装甲防护更好,且拥有更强大的火炮。在IS-1首次亮相的战斗中,喧宾夺主的“豹”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IS-1那为了能防御住“虎”式的88mm KwK 36 /L56而设计的装甲,被“豹”式的 75mm KwK 42 L/70 击穿了。通过前线的反馈,苏军了解到IS的装甲亟需更进一步的改进,然而即便是后期生产的IS-2,其炮塔正面也仍旧容易受到“豹”式火炮的威胁。

二战期间服役于苏军的“豹”式坦克

上面这张图摄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是系列套图中的一张。苏军官兵正在检查一辆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德军遗弃的“豹”式D型,在“豹”式旁边的地上摊开的是T-34的履带。这辆“豹”式的炮塔号为824,隶属德军第39装甲团第52装甲营第8连。1943年7月17日,于库尔斯克 苏占斯基区(Суджанский райо́н)的新谢利夫卡(Новоселовка)村,在第52装甲营第8连与沃罗涅日方面军 坦克第1集团军 机械化第3军交手的过程中,824号“豹”式被45mm反坦克炮击中炮塔护盾,导致炮塔被卡住,随后乘员弃车。状态完好的824号“豹”式很快被苏军缴获并后送,于8月抵达库宾卡坦克装甲车辆科学研究所(НИИБТ Полигон)试验场进行测试。

二战期间服役于苏军的“豹”式坦克

华沙战役中被击毁的维京师的两辆黑豹坦克,损失于苏军在8月19日成功的伏击

苏军的报告经常把“豹”式和“虎”式混为一谈。反正对于苏军坦克手而言,击毁“豹”式和“虎”式所能获得的奖励是一样的——都是500卢布。然而,由于“豹”式那脆弱的侧面与尾部装甲,它很容易成为侧翼攻击的受害者——只要找准位置,就连轻坦也能够把它给干掉。那些服役于苏联红军的“豹”式的故事值得一提。对于代号这种东西,照搬德军的PzKpfw. V是不可能的,苏军日志中常使用T-5、T-V(有时候也会打成T-У)或是“Пантера”来指代“豹”式。

第一个记录在案的例子发生在1943年的秋季,然而这并不算是大规模使用,只是一个孤例:独立坦克第59团(59-го отдельного танкового полка)曾短暂地使用过一辆“豹”式坦克。根据该团老兵的回忆:

在战斗中,当我们的坦克向德军发起进攻时,德军的火力大部分都集中在那辆缴获“豹”式上。

起初,尽管苏军实际上缴获了不少“豹”式坦克,但“豹”式并没有在苏军中“流行”起来,这种情况可能是德国坦克那较低的可靠性所致,尤其是“豹”D这样的“问题儿童”。在可靠性更好的“豹”A也开始被前线苏军纳入囊中的时候,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直至战争结束,苏军坦克手们对“豹”式可靠性的评价仍旧不高。1944年初,苏军展开了一系列成功的攻势,由此缴获了大量德军车辆,其中就包括了“豹”式A型。一些坦克被就地修好,但大部分还是被运往喀山的修理厂进行维修。喀山修理厂曾向苏联红军装甲车辆总局写信抱怨道,没有足够的射击瞄准具等光学设备去维修德军坦克——为了将它们彻底修好,这些光学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luyixian/440632.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