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项城市付集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袁新华: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映象网讯(记者 金江涛 实习生 田磊)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教师编制严重短缺,学校运转困难,乡村教育举步维艰……但他善当缺兵之将,巧为少米之炊。上任以来,带领付集镇教育一帮人改变学校面貌、严抓管理、提升质量,为了改变偏僻乡村教育落后面貌,他以校为家、忘我工作......“这样的校长俺欢迎,当地的家长、老师、学生说。”他就是河南省项城市付集镇中心校校长袁新华。

袁新华,男,1979年10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入伍,2000年退伍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现任项城市付集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周口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项城市劳动模范等20余项殊荣。

矢志不移改面貌

付集镇地处项城市最东南,2013年9月项城市教体局派袁新华同志到付集镇中心校主持工作。面对当地极其落后的教育现状,袁新华并没有灰心泄气,反而更激发了他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有人开玩笑说他是“发配边疆”,袁新华回答:“我偏要做到付集赶考”;作为中心校校长,面临的是亟待改善的校舍、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师,遗留多年的历史问题.....,这一切却激发了军人出身的他敢啃硬骨头的干劲。工作中,他坚持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制定了“快步赶小步撵,环境要改变,管理出高效,校风见优良”的发展目标。

走进张庄小学,记者看到,学校校舍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功能布室一应俱全。一座崭新的教学楼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暑假以后就可以投入使用。校长崔艳丽介绍,学校2018年暑假前只有8个学生,当时张庄小学位置比较偏僻,硬件设施差,面临关闭。为了改变学校面貌,袁新华经过多方协调,硬把位置偏僻的学校搬到了镇区附近,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袁新华创新途径,想方设法,努力克服困难,凝心聚力,积极争取和筹措项目资金,学校从软件建设到整体布局,实现了一次新的跨越。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全体老师的努力,如今,张庄小学已有学生836人。

记不清袁新华多少次冒雨绾着裤腿到崔小庄、高刘查看校舍;也忘不了他和徐启领会计一人啃一个凉馒头到付庄小学查看开学情况;八年来,付集镇所有学校办学条件都有显著的改变。同时,他又提出付集教育发展的六项工程:均衡发展、数字校园、书香浸润、联片教研、一校一品、扎根付集。

率先垂范树形象

“打铁还靠本身硬”,作为全镇教育工作的“指挥官”,袁新华深知这一道理。因此,工作上,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从不拈轻怕重;生活中,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风上,他公正廉明、洁身自好,从不以权谋私。他对人坦诚,对事坦荡,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树立了自己崇高的形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赞誉,成为付集教育战线的“一杆标尺”。

袁新华对工作有恒心,对学生有耐心,对他人有爱心。特别是他担任中心校长后,全镇200多名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家庭状况他几乎全部掌握。老师因病住院,他到病床前问候;谁家遇有难事,他总是第一个赶到;每逢节日,他又亲自登门拜访离退休和贫困教师。老师们都把他称作“家里人”。

袁新华善于倾听群众心声,深入了解并着手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2020年,当时扶贫任务重、要求高,作为付集镇教育扶贫工作的负责人,他深入走访贫困家庭,慰问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尽自己所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每次回到宿舍都是夜深人静、月明星稀。袁新华深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表示要坚持把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基层群众所期所盼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说:“我们都是在农村长大的,为农民办点好事、办点实事这是必须要做的。”

2020年春,新冠疫情持续期间,袁新华带领各学校校长,坚持以校为家,对贫困学生更是挂念。他带着米面油菜来到双庙村夏宁宁学生家里,临走放下一千元钱;得知郭沟村王易清、王秋云姐妹和年迈奶奶相依为命,他为小姐妹买了新衣服和生活用品,又时常资助她们;当义务献血车来到镇里时,他又是第一个冲上去主动捋起了衣袖。

以人为本抓管理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好的校长,就应在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上做好工作。袁新华深知,要想振兴付集教育,离不开高素质、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教师。工作中他在按章办事、遵循原则的同时,又时时对师生们彰显人文关怀。他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并尽可能的带给有困难的教职工帮忙和照顾。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xiangchengshi/630879.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