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与由来

原标题: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与由来

在东方大地上,中华民族历经风雨生生不息,勤劳自强,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地震、雪灾、洪水、泥石流,各种灾难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历久弥坚形成了中华民族坚强、刚毅的精神品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1966年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大地震,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

灾害无情人有情,抗震救灾精神也随之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地震灾难进行斗争的伟大进程中。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多次战胜无情的大地震,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并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提炼了党和人民在对抗天灾时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至此,抗震救灾精神被明确了下来。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互助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明从未中断,这离不开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历史上,中华儿女无数次在民族利益面前同仇敌忾、抵御外侮,始终如一个大家庭一样团结互助,在对抗地震天灾的过程中,这种同心同德的精神也充分得到了展现。

2008年5月12日,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川蜀大地突然被一场大地震打破了平静,里氏8.0级大地震毫无征兆地自汶川向西南、西北袭来,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多省份受灾严重,一瞬间,数万人的生命被夺去,上千万人的美好家园变得暗无天日、山河哭泣。

汶川地震一发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又一次站了出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史诗般的伟大抗争和伟大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国上下空前团结。

灾情就是命令!大地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也立刻开始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抢险救灾。

地震发生当晚,中央政治局先后3次召开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成立了国务院总理任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指挥部先后召开13次会议具体部署和落实抗震救灾一系列重大举措。

各级党组织切实承担起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职能,成为抗震救灾的动员部、保障部,并在抗震救灾一线考察干部、发展党员。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成立2000多个“党员突击队”,4000多名军人党员推迟婚期参战,近5000名党员在自己痛失亲人或家里受灾的情况下奋战在一线。灾区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了汶川大地震。

多个省份都选派医疗队、救援队紧急赶赴灾区。赶赴北川县的天津公安特警队员,为给受灾群众赢得救援时间近10个小时水米未进,最终将160名被困深山的群众解救,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孩子,特警队员采取接力方式,轮流背下山。长途奔袭,他们的体力消耗已达极限,但没有一个人松口气。

昆明、重庆甚至一些远在新疆、黑龙江等祖国边陲地区的爱心人士都带着救援物资赶赴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唐山农民宋志永,在汶川地震当晚便心急火燎地独自奔赴灾区,因为匆忙没有车票,他就自费打车赶赴汶川,一路上轮流和出租司机开车,花了5400多元车费,临行时他给每位兄弟发了短信:“我先走了,你们随后跟上!”其余12位兄弟如约赶赴灾区,他们立下“伤亡一律自负,保证帮忙不添乱”的军令状,和救援部队一起搜寻幸存者,共救出25人,清理出60多具遇难者遗体。

随后,13位农民兄弟又赶到安县晓坝镇,十几天里,他们帮助搭建起300多顶帐篷,装卸救灾物资上百吨,汶川地震中“唐山十三义士”的事迹传为佳话,同样的还有“老兵救援队”、村民“爱心救援队”等14.6万名志愿者。

到2008年6月30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短短50余天,全国人民向灾区的捐款额就达到了550亿元,其中不乏一些有爱心、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海外华侨华人等。

震后至今,全国人民一直心系灾区。2008年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当年安排700亿元用于灾区重建,2009年又专门安排了1300亿元资金用于重建,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明确要求东部、中部19个省市以不低于上年度财政收入1%的力度对口支援灾区重建,为期三年,19个省市接到任务后迅速开展了灾区重建工作,每一个省市都把支援灾区重建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去执行。“一声口令,全国总动员!”北京对口援建前线指挥刘永富如是说。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xihuaxian/60947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