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科技下半场,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抢滩登陆战)
银行开始加大投入,抢滩金融科技的生意了。
根据数字统计,国有大行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员的投入速度,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
金融科技的上半场,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各大互联网巨头包括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借助流量、数据、技术等优势,纷纷与各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进行战略合作,尝试做各种新技术落地与新场景创新。
这些国有银行在学习了不少互联网公司的先进经验,并充分消化吸收之后,开启了对外输出之路,也同步开启了金融科技的下半场。
如今,六大行都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
尤其是工商银行,根据2020年的披露信息,其金融科技人员占比达到了8.1%。也是在行业内首家建成“核心业务系统+开放式生态系统”的新型IT架构,已经实现了超过95%的系统功能在开放平台运行,这可算是大型银行IT架构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另外,工商银行还构建了“深度感知、开放应用”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打造“工行区块链+”、5G及物联网全面连接技术能力等,通过打造“云工行”数字新业态,云平台租户达到3.3万家,API开放平台合作方超过1万家,建成有效互联网场景超过了5000个。
其他五家银行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科技资金和人员,也都有不同比例的增长。
IDC预测:到2025年,在新基建、双循环、科技???强战略驱动下,政企持续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例将超过70%。
而根据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0)》,高达81.7%的银行家认为,“缺乏专业性、复合型人才”是银行业发展金融科技面临的主要困难。
能否打造市场化的机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而体制机制的变革是否适应当下银行金融科技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联动,直接关系到了银行业的运营效率。
很多中小规模的城商行、农商行在发展金融科技业务的初期,很容易简单粗暴的将流程和业务线上化与金融科技画上等号。
但落实到具体执行与价值落地层面,对每一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等定义的并不清晰,从人才培养、科技开发、运营管理、试错风险等等,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以,无论是围绕科技赋能、金融生态等,很少能有一家机构拿出合理的标准和实施路径出来。
而这几年,在国有六大行与十多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围绕普惠金融、智慧网点、金融云、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分布式、金融大数据、金融安全与信任等热点领域,围绕战略、运营、数据、技术、组织和人才等多个维度,做好了系统化、体系化落地之后,就纷纷开启了对外的金融科技技术输出之路。
根据IDC的报告,未来3-5年的热点数字化转型10大热点AI技术,也将是金融科技下一阶段的发展领域与方向。这10项技术,具体包括:
1、自动化机器学习:降低AI开发门槛以实现AI普惠。
2、知识计算、知识中台:将过去的各种形式的信息结构化变成知识库,建立模型并给出行动建议。
3、多模态数据库:为了存储越来越多的非结构化数据,甚至未来不再有关系型、非关系型之分,形成融合统一的多模数据库。
4、隐私计算:为了解决当前数据量不足,只能多方联合训练而进行联邦学习、隐私计算。
5、AI安全:为了防止AI模型训练、数据传输、模型推理过程中被攻击,AI安全是必要保证。
6、AI可解释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合规的需求,AI可解释性成为必然需求。
7、实时数据处理:物联网数据的增长带来的数据实时处理需求。
8、RPA+AI:AI赋能RPA软件实现更高等级、更系统性流程的智能化。
9、AI数字员工:AI数字人将辅助或者代替人类执行工作任务。
10、边缘智能计算:到2023年,30%的企业将在边缘侧运行不同的分析和AI模型。
按照2021年IDC提供的《2021中国企业AI成熟度各阶段分布》报告统计,分成了单点实验、局部推广、扩展复制、运营管理、优化创新五个阶段,具体比例如下:
图:IDC《2021中国企业AI成熟度各阶段分布》
?显然,高达72%以上的企业,在AI于数字化转型层面,还处在单点试验的探索阶段和局部推广的落地阶段。
而对于国有六大行和10多家股份制银行,已经到了规模化的运营管理和优化创新的转型阶段。
金融科技的下半场,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抢摊滩登陆战,还会是一场更具有创新性与想象力的局面吗?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注“东方林语”,我们一起了解更多金融科技与AI知识。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郝东林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174217.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