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四川:“金通工程”破解乡村客运“通返不通”

中新网成都11月22日电 (记者 王鹏)在中国的广大乡村,“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作为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兜底”目标,已于2020年9月底全面完成。但因部分乡村客流量少、客流潮汐现象严重等多种原因,乡村客运“通返不通”现象至今仍时有发生。 (原文来自www.9y9y.com)

近日,中新网记者在四川采访了解到,这个交通大省通过建设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正探索破解乡村客运“通返不通”问题。

(原文来自www.9y9y.com)

乡村客流减少致企业经营困难 加强补贴“保畅通” (原文来自www.9y9y.com)

今年暑期过后,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明心寺镇宜古寺村,一条乡村客运班线停运,导致当地学生出行不便。该县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正常营运。

资中县交通运输局运管股股长张涛告诉记者,此前上述班线停运的深层原因,是近年来当地村民私家车增多,加上摩托车、电瓶车等出行方式,导致客流减少,“村子在读学生不到100人,班线客车每天接送学生来回只能达到50人左右,班线客车亏损严重,企业经营困难。”

据了解,除了部分乡村客流偏少,客运线路成为“冷线”导致经营困难外,影响群众乡村客运体验的另一大原因,是乡村客流的不均衡。

攀枝花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道路客运科副科长王军说,以攀枝花为例,农村地区客流存在潮汐现象,每逢赶场日或者乡镇中心校放学,客流量陡增,“以每周五中心校放学为例,少的几百人,多的一两千人,这种瞬间的巨大客流量,我们的乡村客运很难满足,会导致一些乘客坐不上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四川正全面推广“交邮融合”,利用乡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递,优先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乡村客运收益。在此基础上,对仍不能维持经营的,充分履行政府“兜底”责任,加大对营运车辆的补贴力度。这也成为四川地市破解“通返不通”的重要手段。

张涛说,目前资中县正研究出台一项新政,每年给每辆运营车辆补贴70%的保险费用,“也在进一步摸清运营线路的亏损情况,根据亏损情况,差异化给予相关线路运营亏损、购车补贴等。”

王军表示,在攀枝花市,除了相应的补贴,交通运输部门还以区县为单位,与学校对接,请乡镇中心校分时段错峰放学,从而弱化客流潮汐现象,充分保障学生出行。

在四川省江安县,村民们乘坐“金通工程”乡村客运车辆赶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供图

为乡村提供个性化服务 对“真通实达”展开监督

四川各地的“破解之法”,其实正是该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的乡村运输“金通工程”的内涵体现。这一探索,目前已被交通运输部列入2021年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彭涛介绍,在“金通工程”建设中,为适应不同出行需求,四川多地开行了赶场车、学生车、乡村网约车和定制客运等,尤其是在客流量少、潮汐现象严重的乡村,这种个性化服务尤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在建设“金通工程”过程中,四川还开展乡村客运“通返不通”月度核查,依托乡村运输监管服务平台,对乡村客运车辆轨迹覆盖异常的乡镇和建制村,市县交通运输部门每月组织核查,查看是否“真通实达”。

彭涛告诉记者,同时四川交通运输系统主动收集涉及乡村客运的网络投诉,对反映“通返不通”的,第一时间组织核查整改,强化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

小黄车行驶在四川乡村公路上。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供图

倾斜补贴客运“冷线” 省级层面多措并举

为进一步破解“通返不通”问题,近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五项制度”,明文指出:班线停运前须提前30日报备,并采取其他班线延伸、“大车改小车”、预约响应服务等方式,“一村一方案”解决。

除了与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对接,实施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保障制度外,“五项制度”还特别指出,对“冷线”实行倾斜补贴制度,保障“冷线”开得通、留得住。

彭涛表示,除了“五项制度”,四川还全额将中央油补资金拨付地方,用于农村客运发展。在省级层面,“十四五”期间四川每年安排省级交通财政资金4.15亿元,用于农村客运经营补助,同时开展“金通工程”样板县创建活动,创建成功的每县再给予500万元奖补。

“强化绩效考核,对发生‘通返不通’的市(州),在省政府对市(州)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中给予相应扣分,同步扣减乡村客运省级补助资金分配额。”彭涛说。(完)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20134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