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卖爆了!超1亿台!继手机后 又一出货量“爆品” !巨头纷纷布局

(原标题:卖爆了!超1亿台!继手机后 又一出货量“爆品” !巨头纷纷布局)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深度融合,让可穿戴设备的消费迎来了新一轮增长热潮。智能产品如运动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种类越来越多,除了给人们带来新鲜的生活体验,还解决了实际的需求。

市场需求旺盛

智能可穿戴行业迎来消费热潮

在深圳一家主营电子和家电产品的卖场,店长告诉记者,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智能手表和手环的销售比较火热,价格在一两千元左右的智能手表尤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图片

据了解,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智能穿戴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智能穿戴设备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不仅让用户的体验感更好,还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也为智能穿戴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图片

某健康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马剑飞:首先是这些年来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以及芯片技术发展和进步,带来产品功能多样化、多元化,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5G时代的到来,智能穿戴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入口。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而且还能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随着可穿戴设备种类的增加、产品技术的渐趋成熟、用户体验的提升等,未来会有更多的产品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生活标配。

图片

某物联网科技公司创始人 郑波:从市面上可以看到,除了原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现在已经发展到可能有智能眼镜,包括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当然也包括我们目前聚焦类似智能头盔这样比较细分领域的可穿戴产品。

图片

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729万台,同比增长42.6%。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近1.1亿台,同比增长7.5%。这是继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后,又一个亿级产品出货量市场。

可穿戴设备健康领域增量可期

企业加大研发

现阶段,智能穿戴设备在运动、娱乐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但新冠肺炎疫情也让人们对个人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智能穿戴企业抓住市场需求,也纷纷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力度,希望获得更多的增量市场。

据了解,巨大市场潜力吸引着各大巨头纷纷积极布局可智能穿戴设备的健康领域。国外的苹果、三星等头部可穿戴设备企业扎堆发布了新产品或新技术,国内手机厂商华为、小米、OPPO等先后入场,并且从早期的运动监测纷纷深入到医疗健康监测。

某科技公司智能穿戴负责人林维上:代表健康类的市场应该是会快速发展,这是蓝海市场,也是增量市场。

图片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穿戴产品目前在运动休闲娱乐领域市场日益成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上升,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具有监测实时且长期的优势,在健康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未来不仅能解决消费者当下的健康问题,还可以借助物联网最终建立大健康生态链。

图片

深圳市智能穿戴产业联合会会长朱舜华:通信类的品牌现在都纷纷投入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生产制造和研发里边,其中很重要的增长点,就是以我们人体身体健康相关的。未来可穿戴设备,将会在心电、血糖这些检测都会有所突破。现在5G的发展、物联网的发展,能够实现更多数据的融合,更多传输,所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空间,和未来的前景是不可限量。

珠三角智能穿戴产业链优势凸显

企业抢占先机

目前,深圳已成为全球电子制造的集聚地,很多智能穿戴企业依托珠三角日益成熟的电子制造产业链,不仅快速迭代产品以抢占市场先机,还更好地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图片

记者走访多家智能穿戴企业了解到,智能穿戴产品属于消费电子类,具有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速度快等特点。

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销量不断上升,品类日渐丰富,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智能穿戴企业依托于珠三角不断成熟的产业链,进一步抢占市场先机。

图片

某物联网科技公司创始人 郑波:例如一个简单智能头盔里面,可能有两百多个零部件,有四五十家供应商,但是由于在深圳全球智能硬件之都,它的产业链是非常齐全的,它的供应链能力是非常强的。

经过多年积累,珠三角地区智能穿戴产业不仅具有从材料、设备,再到制成工艺的完备智能穿戴产业链,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完整的人才体系。

近几年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升级,智能穿戴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功能和外形得到不断提升,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某健康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马剑飞:我们依托珠三角的优势,不断发现市场需求解决产品的痛点,这几年我们总共迭代了9次产品。今年我们推出更薄更轻更小巧和美观的产品,这也是我们今年销售大幅增长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208615.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