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准财政”工具扩容 基建增速超10%可期)
随着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被称为“准财政”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扩容至6000亿以上,重大项目资本金得到进一步保障;与此同时,投向延展、投资主体增加,分析预计资金或于9月底前全部落地,届时,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受访专家指出,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将在10%以上。
金融工具扩容
劈开资本金枷锁助开工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人民银行支持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用以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而设立的首批3000亿运营金融工具,已于8月26日投放完毕,支持重大项目超过900个。
8月24日,国常会决定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额度扩容的同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8月31日,国常会表示要将老旧小区改造、省级高速公路等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领域;将上半年开工项目新增纳入支持范围,对之前符合条件但因额度限制未投放项目自动纳入支持。
更早以前,8月18日召开的国常会就提出要大力建设充电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予以支持。
综合国开行和农发行已投项目来看,首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投向包括收费公路、农林水利、铁路、市政产业园、能源等。中信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程强指出,投向范围的扩大,将为第二批3000亿元落地提供充分的项目方向,有望在9月底前全部落地项目上。
事实上,疏通基建投资的资本金堵点始终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而“准财政”的持续加力将有效配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同拉动基建投资。
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累计发行3.47万亿元。国常会还在近日部署5000亿元专项债限额。但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近日指出,专项债的拨付进度弱于预期,形成实物工作量不足。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专项债迄今未得到充分使用的原因之一在于其不能用作基建项目的资本金,“而当前大多数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很难拿出额外的钱来充当资本金。”
农发行数据显示,其首批投放的900亿资金共支持500余个项目,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万亿元。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分析,拉动的万亿投资与900亿元资金比值,对应11倍撬动,有效弥补资本金缺口。
形成基建实物工作量
仍是关键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以农发行为例,自8月20日首批投放结束以来,农发行行长湛东升已分别会见河南、内蒙古、江西、贵州四省区负责人,商谈内容均为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活水持续润泽,各地积极对接项目资金投放的同时,也在抢抓项目施工建设。
比如,新疆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区7964个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施工强度保持在疫情前正常施工强度的89%左右;同时拟在三季度末完成全年投资工作量的75%以上,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00亿元。河南则表示,从现在起到今年底,要在全省开展稳经济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
部分省份还明确指向具体的“补短板、调结构”领域——四川9月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电源电网项目,力争9月底集中开工一批;广东9月5日印发《关于印发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表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其中,今年要推动建设5G基站5.2万座。
抢抓项目开工建设背后,事实上是在落实近期稳增长政策始终强调的“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仅从水泥行业来看,基建项目对需求提振有带动作用。“金九银十,环比看需求肯定是改善的。”陈柏林指出。但他认为力度仍不足够,当前,表现较好区域的企业水泥发货率为70%~80%。一方面,在水泥需求结构中,基建占比并不算高;另一方面,新项目落地传导至水泥仍需一定周期。
对此,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除了项目端和资金端有充足保障外,国常会最新提出的19项接续政策更重落实,“预计国务院督查行动有望推动接续政策加快落地见效,促进基建领域资金加快向实物工作量转化。”他预计,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在10%以上。
具体到8月来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等人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由7.4%回升至8.0%左右。在专项债8月底前使用完毕、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相继落地的背景下,基建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524728.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