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上海市数据条例》框架下看NFT技术应用

(原标题:《上海市数据条例》框架下看NFT技术应用)

《上海市数据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实施。该条例草案几易其稿不断完善,最终文本可以说可圈可点。总体而言,《上海市数据条例》是一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着眼于数据这一关键性生产要素的流通利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一、《上海市数据条例》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上海市数据条例》的主要目的,是统筹数据权益保护、数据流通利用和数据安全管理,充分发挥数据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条)。

《上海市数据条例》具体任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第一条)、完善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三条)、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第八条)。针对数据要素市场,《上海市数据条例》规定了包括海量数据及其权益保护、数据应用的丰富场景以及数据开发利用流通方式和途径等内容。

《上海市数据条例》不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上海市数据条例》紧紧围绕着数字经济中如何发挥数据作为关键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对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更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把握而不去规定产业应用发展的具体问题,个人认为更具有包容性、实践性和指导性。

对于NFT技术应用来说,NFT协议是在对数据有效安全管理的条件下,为保障和实现数据权益,促进数据流通利用的一种技术应用。

二、哪些数据权益可以流通利用

要形成数据要素市场,首先要明确哪些数据是可以利用、流通和交易的。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市场主体来说,这个问题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哪些数据可以利用、流通和交易,二是对于这些数据拥有哪些权益。

数据很大一部分来自个人,政府和市场主体在收集使用等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合法、正当。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收集数据。收集已公开的数据,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行政法规对数据收集的目的和范围有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目的和范围内收集(第十三条)。同时还应注意取得个人同意,个人同意必须充分知情,必须对其充分告知,个人有权补充更正和删除;同时对生物识别信息和使用自动化处理必须遵守相应规范;对已经公开的数据可合理使用等(第十八、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

那么哪些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市场进行利用和流通呢?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对其合法取得的数据,可以依法使用、加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十四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开展数据处理活动、行使相关数据权益,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遵守商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第十七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依法开展数据交易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五条)。

鼓励对公共数据进行开发利用。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以需求导向、分级分类、公平公开、安全可控、统一标准、便捷高效为原则,推动公共数据面向社会开放,并持续扩大公共数据开放范围,并进行公共数据开放开发创新利用试点(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

对数据依法享有哪些权益呢?依法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使用、加工等数据处理活动中形成的法定或者约定的财产权益,以及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有关数据创新活动取得的合法财产权益(第十二条)。

由于NFT产品基于区块链技术协议发行。因其分布式记账、不可复制、可编程、不可拆分、不可替代、唯一性和稀缺性等特性,代表数字时代的收藏品和其他各类特定数字产品。NFT价值基于区块链的可验证的数字所有权证明,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生态的价值流动。NFT技术可以对相应数据非常精准地确权且可以实现智能化交易。

三、数据开发利用场景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经济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治理数字化转型。《上海市数据条例》还具体要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全市总体要求和部署,做好本行政区域数据发展和管理相关工作,创新推广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第四条)。

促进数据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赋能经济数字化转型。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各类企业开展数据融合应用,加快生产制造、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航运物流、农业等领域的数据赋能,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贯通发展(第六十条)。

促进数据技术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赋能生活数字化转型,提高公共卫生、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基本民生领域和商业、文娱、体育、旅游等质量民生领域的数字化水平。制定政策,支持网站、手机应用程序、智慧终端设施、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面向残疾人和老年人开展适应性数字化改造(第六十一条)。

促进数据技术与政府管理、服务、运行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赋能治理数字化转型,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推进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领域重点综合场景应用体系构建,通过治理数字化转型驱动超大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第六十二条)。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基层治理中,推进数据的有效应用,提升治理效能(第四条)。

NFT产业是为NFT数字产品提供发行、交易和使用等服务的相关产业。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数字资产化、资产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的过程,NFT是资产数字化的一种有益探索。我们已经看到NFT在与艺术品、游戏道具、内容生产、域名等领域的结合,未来NFT与其他产业结合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基于NFT技术的数字产品具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NFT 交易卡通常是NFT产品最普遍的应用载体,其可基于不同的区块链网络创建,其元数据如图像可以通过支持 NFT 的钱包进行存储、查看和传输。NFT 交易卡可以被赋予不可变性和所有权的公共验证,基于区块链而存在。许多平台上提供NFT的创建、购买和出售服务,例如目前最大的一些交易平台包括 OpenSea、SuperRare 等。基于类似NFT交易卡的特定基本信息、使用信息、交易信息,NFT产品可实现跨生态价值流动,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

四、数据流通利用的方式途径

数据流通利用包括相关数据开发利用的技术研发、数据流通方式和途径的规定等。在这方面《上海市数据条例》作了导向性、原则性规定,给予市场很大的空间。

鼓励研发数据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制定政策,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主体,鼓励研发数据技术、推进数据应用,深度挖掘数据价值,通过实质性加工和创新性劳动形成数据产品和服务(第四十九条)。

鼓励数据资产化。探索构建数据资产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数据资产评估制度,开展数据资产凭证试点,反映数据要素的资产价值(第五十条)。

鼓励数据共享、开放、交易、合作,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市政府办公厅应当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开展数据共享、开放、交易、合作,促进跨区域、跨行业的数据流通利用(第四十八条)。鼓励政府推动数据利用,市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数据要素配置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估评价指南,科学评价各区、各部门、各领域的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第五十一条)。

鼓励数据交易。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依法设立的数据交易所进行数据交易,也可以依法自行交易(第五十六条)。从事数据交易活动的市场主体可以依法自主定价(第五十七条)。

NFT技术通过智能合约可以非常精准和可靠地进行交易,并保障有关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比如NFT技术应用非常成功案例的NBA TOP SHOT,是由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官方与Dapper Labs合作建立在Flow区块链上的一个 NBA 球员收集卡平台区块链应用,这种卡牌将某位球员生涯中的精彩时刻如三分球、灌篮、助攻等短视频附带包括比赛信息、稀有性、最近的销售记录等信息制成的独一无二的 NFT产品,供玩家购买、出售、展示。NBA TOP SHOT根据其稀有性将其分为几类:“普通”、“稀有”和“传奇”。

五、数据流通利用的基础设施

在建设数据流通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海市数据条例》作了非常具体明确的规定,总体上说,这些规定既有一定前瞻性,同时又能够扎扎实实落地的。

鼓励重点领域产业大数据枢纽建设,融合数据、算法、算力,建设综合性创新平台和行业数据中心。推动国家和地方大数据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新型研发组织等建设(第六十三条)

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支持新城等重点区域同步规划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空间、生活空间、城市空间等领域数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产业功能布局,推动园区整体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在线新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园区(第六十四条)

按照国家要求,在浦东新区设立数据交易所并运营。数据交易所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为数据交易提供场所与设施,组织和监管数据交易(第六十七条)。

支持浦东新区加强数据交易相关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创新融合大数据、区块链、零信任等技术,构建数字信任基础设施,保障可信数据交易服务(第七十一条)。

根据国家部署,推进国际数据港建设,聚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构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功能型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第六十八条)。

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制定低风险跨境流动数据目录,促进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在临港新片区内依法开展跨境数据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应当按照要求报送相关信息(第六十九条)。

按照国家部署,协同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优化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布局,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推动算力、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全面支撑长三角区域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第七十二条)。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共用、业务协同和场景应用建设,推动数据有效流动和开发利用。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共同推动建立以需求清单、责任清单和共享数据资源目录为基础的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机制(第七十四条)。

影响NFT产业应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与有关的数字基础设施紧密相关

一是技术标准问题。NFT的技术标准还不够丰富,目前通过访问控制、传输和与应用程序的结合能够实现的应用的产品属性还比较简单,支持应用的钱包还比较少,这些可能会限制NFT的应用。

二是数据存储问题。技术角度来说,NFT元数据的存储问题还没完全有效解决。目前受限于区块链本身的存储能力,NFT元数据只有少量存在区块链上,其他一般是存在NFT发行者自己的服务器中,以去中心化的形式存储比如借助于星际文件系统IPFS来存储还需要完善。三是权益利用多样化问题。NFT目前更主要的是解决数字作品的所有者的权利证明问题,但是如何实现包括知识产权在内其他权益的技术保障,这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是产业数字化程度问题。很多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还不高,发行NFT需要的基础设施不够,会造成应用阻塞。

五是防范相关的非法活动问题。一些害群之马会利用NFT进行非法融资、诈骗等活动,而这需要更高的识别成本,也会影响NFT产业的正常发展。

六、数据流通利用体制机制

《上海市数据条例》从基本政策导向、政府职能、政策配套等角度作出了全面周到的安排,基本上涵盖了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可以说这条例的实施使政府工作全面支持数字化转型有了坚实的法治依托。

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举,统筹推进数据权益保护、数据流通利用、数据安全管理,完善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数据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条)。

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在数据产业发展、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包括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和流通利用体系,促进公共数据社会化开发利用,以及区、乡镇街道,以及市府办公厅、发改委、经信委、网信办、公安国安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相应要求(第四条、第五条)。

明确业务与数字化转型协同。实行数据工作与业务工作协同管理,管区域必须管数字化转型、管行业必须管数字化转型,加强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第六条)。

明确相关配套体系建设。包括首席数据官制度、专家委员会制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标准化体系、行业协会组织建设等(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

培育国际化数据产业。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采取措施,支持浦东新区培育国际化数据产业,引进相关企业和项目。支持浦东新区建立算法评价标准体系,推动算法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在浦东新区建设行业性数据枢纽,打造基础设施和平台,促进重大产业链供应链数据互联互通(第七十条)。

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共同开展长三角区域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区域数据共享需要,共同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基础库、专题库、主题库、数据共享、数据质量和安全管理等基础性标准和规范,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和利用(第七十三条)。

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共同推动建立跨区域数据异议核实与处理、数据对账机制,确保各省级行政区域提供的数据与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的一致性,实现数据可对账、可校验、可稽核,问题可追溯、可处理(第七十五条)。

与长三角区域其他省共同促进数字认证体系、电子证照等的跨区域互认互通,支撑政务服务和城市运行管理跨区域协同(第七十六条)。

NFT技术应用及其进一步发展需要数字经济发展相关体制机制的不断配套完善。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治理数字化的过程。其中伴随着资产数字化、数字资产化,以及商品数字化、金融数字化和货币数字化。从世界各国目前监管框架来看,加密货币大致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证券属性几种特性,这些属性既体现在不同的加密货币种类上,有时候甚至体现于同一种加密货币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应用场景中。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任所长姚前指出,未来数字资产是一种全量信息全量数据的资产,其基础资产与金融资产属性逐渐合二为一,逐渐不再像传统金融资产与基础资产割裂。NFT产品主要是一种数字产品、数字商品,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流通性。NFT应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数字化、商品数字化的有益探索。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张 烽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57652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