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上市公司勇挑大梁 稳经济作用“粤”发凸显

(原标题:上市公司勇挑大梁 稳经济作用“粤”发凸显)

截至今年8月末,广东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801家,位列全国首位。今年上半年,广东A股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45万亿元,营收规模相当于全省GDP的3/4。广东上市公司作为地区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稳固。

“抓住三季度关键期,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勇挑大梁,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日前,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召开政府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展望下半年,多家受访上市公司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将坚定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技研发能力,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广东打好稳经济大盘的攻坚战。

“动力源”作用强化

7月中旬,广东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其中,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5.95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略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与5.5%的全年预期目标增速尚有一定距离。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超预期因素带来的严重冲击,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总的来看,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在二季度有所改善,但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三重压力”犹存,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

宏观经济承压,广东上市公司这块“压舱石”依然稳健。

日前,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收官。数据显示,801家广东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5万亿元,整体营收规模相当于地区GDP规模的74.8%,这一比例远高于A股约61%的整体水平;营收同比增长9.5%,增速是地区GDP同期增速的4.75倍。广东A股上市公司作为地区经济支柱地位越发彰显。

另外,与地区经济趋势类似,广东A股上市公司营收也呈现环比回升态势。今年二季度,广东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收2.39万亿元,环比增长15.9%。

“数据显示,广东上市公司作为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源’的作用持续强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研究员余洋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多是领军企业、行业龙头或者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是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中最优秀的群体,带动着区域内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等的不断发展,是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火车头。

稳住工业“大底盘”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引擎”与“压舱石”。关键时刻,稳工业对于稳经济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今年以来,比亚迪捷报频传。2月,比亚迪中标的最大海外纯电动大巴订单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开始首批交付运营;5月,比亚迪发布CTB(Cell to Body)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至66%,并使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一倍;8月,比亚迪宣布于今年秋季面向欧洲市场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

1至8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97.88万辆,同比增长267.31%。其中,8月单月销量约17.5万辆,同比增长185%。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占率24.7%,较2021年增长超7.5个百分点,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广东省制造业发达,坐拥一大批卓越的制造业企业。除了比亚迪外,不乏市值超千亿的“超级公司”,如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迈瑞医疗、立讯精密等,涵盖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电器机械、计算机通信等多个行业。

数据显示,801家上市公司中,属于制造业的有553家,占比69%。今年上半年,广东制造业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收2.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8%。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1.91万亿元,同比增长3.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4%,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另外,广东省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7月工业投资增长1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9%;新动能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27.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6.8%。

亮眼表现的背后,是今年以来广东省密集出台了“稳工业32条”“助企25条”等政策措施,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工业有韧性,也支撑了广东经济的恢复发展。

“面对宏观不确定性,公司要有精准的战略、核心的技术和快速的决策执行机制。”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受益于供应链垂直整合的长期战略、多年的技术积累、持续的研发及资本投入以及积聚的品牌向上的势能实现了产品的全面爆发,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要发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引领带动作用,”余洋认为,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重点领域上市公司做强做大,发挥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当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更多高端制造业集群不断涌现,这为广东勇挑大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科技创新稳定经济发展

越是困难,越应咬定创新不放松。要实现经济的“稳”,需用好科技创新的“强”。

当前,广东科技创新优势持续扩大,逐渐成为支撑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战略力量。

数据显示,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7家,累计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撑作用凸显、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强,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连续9年全国第一。

记者发现,面对不确定的宏观环境,广东上市公司积极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一边加快恢复发展,一边朝着创新和研发发力。

“今年上半年,集团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产品领导力,在助力国家战略、解决行业短板的同时,也为自身构建‘十四五’时期成长新动能。”中集集团董秘吴三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在集装箱业务、能化板块、智能自动化、智能物联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技术突破。这些技术突破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贡献营收增量。

中集集团正是广东上市公司专注创新和研发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801家广东上市公司研发费用高达1087.01亿元,同比增长18.55%,研发费用增速是营收增速的近两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将金融支持创新创业作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围绕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科技型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内在需求,推动高科技企业挂牌上市。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长也带来广东科技创新的质变。

“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创新离不开大量的资本投入,应鼓励更多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更好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余洋表示,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经济发展速度对我国经济大盘至关重要。推动广东地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对地区GDP的贡献,也能进一步增强对全省和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660497.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