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放开,不少企业都希望能够按下业务发展的“加速键”,重回正常发展轨道。受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都开始尝试跨界,谋求多元发展之路。无可厚非,多元发展之路可以为企业拓宽生存渠道,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过度热衷又容易陷入新的发展死循环。
百年老字号成“跨界专业户”
12月8日晚,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楚园春酒业、栖凤生态、京宜生物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不超过1.9亿元,取得酒企湖北京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对于本次收购,同仁堂表示京宜生物主营业务定位为生产、销售药酒、白酒、配制酒,未来向公司供应白酒基酒、黄酒等战略资源。也就是说,同仁堂要开始跨界布局酿酒行业。
事实上,这并不是同仁堂首次跨界,此前就曾尝试过奶茶、咖啡、凉茶等多个行业。有数据显示,近20年,北京同仁堂共开发新产品679个,其中保健品和化妆品占据70%以上,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跨界专业户”。而同仁堂之所以频繁尝试跨界,目的就在于能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但从实际来看,多元跨界效果并不理想。
同仁堂最新财报显示,同仁堂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03%。虽然依然实现了增长,但增速已经远远低于2021年的两位数。与营收收入放缓成正比的是,同仁堂归母净利润增速也自2021年来,在今年三季度首次跌至个位数。而在其中,跨界板块并没有成为同仁堂营收主力,营收增长也主要归功于同仁堂推行的大单品战略,安宫牛黄丸、同仁大活络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六味地黄丸等仍是主营产品。
所以,在业内看来,同仁堂的每一次跨界,都是在追热点、跟风,除了掀起话题之外,并没有持之以恒做出好口碑,更无有特色的产品。相反,因跨界而带来的质量和服务等问题,却造成了“品牌透支”、“品牌内耗”等尴尬局面。
东阿阿胶的“炼行”
同样是老字号和中药巨头的东阿阿胶,在今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东阿阿胶2022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30.46亿元,同比增长7.81%;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70.24%。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12.21亿元,同比增长7.1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上升 34.95%。虽然整体营收上与同仁堂难以相提并论,但在2019年业绩突然暴雷后,东阿阿胶仅用三年时间就恢复到如今的局面,已经实属不易。
东阿阿胶也玩跨界,但不同的是,东阿阿胶的跨界是建立在自身优势基础上的业务延伸。在今年,东阿阿胶就着力构建了以药品中心业务和健康消费品业务为中心的“双核驱动”的增长布局。其中,药品中心围绕东阿阿胶块和复方阿胶浆两大核心产品,实现创新性发展。而健康消费品中心则围绕“阿胶+”“+阿胶”,持续推出等时尚、便捷、养生新品,精准贴合人民群众对健康防病治病的新需求。
尤其是在健康消费品方面,东阿阿胶精准且适时地切入“国潮养生”细分赛道,主打中式滋补,于近年推出了桃花姬阿胶糕、花简龄阿胶粉、阿胶猫爪软糖等多款养生新品。不仅如此,东阿阿胶还极力推动包装潮流化、食品速食化、补品零食化,深受年轻消费者信赖,也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
今年是东阿阿胶成立70周年,东阿阿胶特地推出了以 “品质淬炼千年 , 梦想同行万里 ”为主题的“炼行计划”,以最大诚意联合全国各大医药连锁,积极赋能线下,与终端齐驱并进。在“炼行计划”中,东阿阿胶还提出了“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中式滋补健康引领者”的目标,并将不断进行创新生机。由此可见,健康消费品将在东阿阿胶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地位。
无效跨界,不如延展优势
疫情三年,不少企业都陷入了发展困境,也纷纷开启了转型之路,跨界也成为了不少企业减少风险的一种选择。但无论是转型还是跨界,企业需要先搞明白“企业价值究竟是什么”。搞不清楚这一点,就极易陷入品牌内耗和资源浪费的境地之中,未出困境又走入新的死胡同。
这方面,东阿阿胶的做法值得广大企业去学习和借鉴。无论是转型还是跨界,东阿阿胶始终围绕“阿胶+”“+阿胶”而展开,不仅没有丢失了自己本身的优势,还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做了加法,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线。
所以,与其做一些无效的跨界,不如延展自身优势,把自己熟悉的领域做精、做深、做透。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668433.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