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众安保险一纸赴港上市公告,再次让互联网保险业务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也颇受资本亲睐,据零壹智库统计,截至6月30日,互联网保险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8起,已披露的融资总额超过5亿元(个别平台未披露相关数据)。
引人注意的是,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显示,上述融资事件涉及18家互联网保险平台(以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为主),融资额最大的最惠保与小雨伞保险,各获1亿元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保监会监管新规的出台,一些无保险代理资质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正遭遇牌照及营业资质危机。《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经营互联网车险业务的网销平台,在保监会官网查不到相关经营资质信息。
2家平台各获亿元融资
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8家互联网保险平台共融资超过5亿元,其中天使轮5起、Pre-A轮3起、A轮5起、B轮3起。亿元级融资事件2起,最惠保、小雨伞保险踏入亿元级俱乐部。
具体来看,有7家保险平台分别融资1000万元,分别是豆包网、运动网、风险管家、安逸风险管家、华谊保险网、车险易、易雍健康;最惠保与小雨伞分别融资1亿元;宜信博诚保险融资8000万元;大象保险融资6867.4亿元;鼎然科技融资千万美元,金科玉律融资数千万元;熊猫科技融资5000万元;保险盒子融资1400万元;保挣科技融资900万元;保险街融资100万元。
除部分保险平台未透露投资机构之外,今年上半年投资上述保险机构的投资机构有西码股份、深创投、天力士创投、元�Z资本、海尔投资、中海资本、红点资本等。
从互联网保险融资的大背景来看,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提到的一组数字显示,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共投资了174亿美元,其中中国投资了77亿美元(约527亿元人民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其中在保险领域中国投资数量约为173项,同为世界第一,平均年增长率高达44.3%。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述互联网保险平台发现,今年上半年获得融资的机构,均为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保险公司,也就是说这些保险并不能独立开发保险产品.
例如,上半年获得融资额较大的小雨伞保险,本报记者查阅保监会“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信息”显示,小雨伞保险为“小雨伞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1日,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业务范围包括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协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进行索赔;再保险经纪业务等。
事实上,从牌照申请难度来看,成立一家保险中介公司的难度要远小于保险公司,这也是目前互联网保险代理、中介较多的一大原因。2013年,保监会发布的管理办法固定,设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这与成立一家保险公司动辄需要几亿元、数十亿元的初始资本相比,注册资本体量显然较小。
网销保险增速下滑
尽管今年有多家机构获得融资,但去年以来,行业互联网保险保费增速呈现下滑趋势。
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347亿元,较2015年(2234亿元)增长了113亿元,增幅为5%。相较于2015年160%的增幅,2016年增长速度大幅度下滑。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1-5月,累计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94.30亿元,占产险公司1-5月份累计原保险收入4304.38亿元的4.51%,同比负增长25.26%。
去年,互联网保费增幅的下降和渗透率的下降,主要与保监会对理财型保险产品监管收紧有关,而互联网车险也因为商车费改,业务持续负增长,导致互联网财产险业务总体下滑,影响了总体互联网保费收入。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和增速的下降,尤其是车险保费收入、占比的下降,说明以往“从线下转线上”的发展模式瓶颈期已经到来,保险公司需要以新技术为核心手段从前端到后端对保险经营实施全流程改造。
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经营主体上,2016年我国共有117家保险机构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比2015年(110家)增加了7家,76%的保险公司通过自建网站、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包括上述融资的保险平台)等不同经营模式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务。
引人注意的是,尽管去年以来互联网保险的整体增速出现下滑,但今年以来仍有多家机构打算进入这一领域。7月18日,台湾富邦金控副董事长蔡明兴表示,公司正与腾讯合作在深圳合资成立公司,未来将在腾讯的微信等平台上销售保单。1月份,英杰华集团、高瓴资本和腾讯同意在香港设立一家保险公司,专注数字保险服务。
部分平台遇资质瓶颈
除互联网保险行业保费增速出现下滑之外,一些专注互联保险的机构近期也遭遇了资质危机。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huaiyangqu/373483.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