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面小国旗,着一身新校服,戴一条红领巾,捧一朵小菊花,这是凤台县板张集烈士陵园近日迎来的一批新入队的少先队员们。这也是今年来陵园迎来的第87批“红领巾”。每到此时,年近60的“守墓人”李学成,都会穿上他那件洗得泛白的军绿色衬衫,戴上党徽,认真地给学生们讲烈士的故事。
“每次烈士陵园来学生我都很高兴,能够把烈士们的故事讲给这些孩子们听,让红色基因传递下去,我觉得很光荣。”李学成用他那因长期宣讲而有些沙哑的声音告诉说。
李学成是凤台县丁集镇郭徐村一名普通村民,从12岁起,就跟着父亲义务为长眠于凤台县板张集村头的14位烈士守墓,父亲去世后,他和儿子李杰继承遗志,薪火相传,父传子、子传孙,三代人接力为烈士守墓、护墓已有73年,在当地被传为佳话,2017年,祖孙三代被评为“中国好人”。
虽已是花甲之年,但李学成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主动要求加入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队伍中,自觉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始终站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前沿,充分发挥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我是一名党员,始终牢记入党的誓言,虽然我只是个农民,但我总想着为党做些什么。”
于是,李学成以板张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阵地,主动做起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员。在每年的清明节、9·30烈士纪念日,向前来祭扫的少先队员、中小学生宣讲红色故事,让广大中小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基因的洗礼和熏陶,让爱国主义思想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上了年纪了,他腰不太好,腿也疼,有时来得人多,一天讲下来,连口水都顾不得喝,嗓子都哑了,但他从来不抱怨,总是以最好的状态给学生讲烈士的故事。”妻子郭玉华心疼地说。
讲烈士故事,守烈士陵园,这是朴实的李学成最大的心愿。板张集烈士陵园开始占地面积较小,后来,在凤台县新四军研究会的努力和帮助下,陵园几经扩建,发展成一个占地12亩,拥有树木花卉近10万棵,集路、桥、亭、林、门、碑、雕、馆于一体的现代化陵园。当年父亲在世时是义务守墓,早些年李学成也是义务守墓,现在因为陵园的扩大,他管护陵园也有了点微薄的收入。郭玉华动情地说:“虽然不能挣大钱,他就想着把陵园守好,烈士墓守好,什么都值了,这几十年他都这样讲。”
虽然李学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的思想可不落后,十分爱学习,他说学习可以使人保持年轻。他深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需要革命传统滋润他们的心田,更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启蒙引导。为了紧密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把这两方面的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几年来,他不断对自身“充电”“补钙”,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业务知识,不断增强适应新形势工作的能力,努力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更好宣讲红色故事,他不仅自学普通话,还网购个大喇叭,而且学会用手机上网查资料,将烈士们的故事融入时代背景中,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不仅能听清楚,也能听明白。
“李爷爷讲得故事可生动了,从他的讲述中,我知道了胡之光,知道了吴氏三兄弟,知道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大后,我也要做像他们那样的人。”来自丁集镇中心学校的葛亚杰如是说。
多年来,李学成面向学生宣讲300多场,凤台、毛集、潘集、田家庵区受益学生5万余人。他怀揣着一名普通党员的初心,捧红心育新人,洒余热扶新苗,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队伍中,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面向青少年的红色基因宣传教育,动真情、办实事,不求索取,只求奉献,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做出了突出贡献,用满腔热情诠释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高尚情怀。(孟凡静)
(责编:黄艳、张磊)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xiangchengshi/574664.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