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的编号CZ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的编号CZ

在黄河源园区内拾捡垃圾。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我的编号CZ-6326260103009”。2016年,索索被评为优秀生态管护员,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这个藏族小伙有点激动,脸上的笑容一如往常般羞涩,但心中的那份信念却更加坚定。

  这注定是一个与生态有关的故事。

  儿时的梦想渐渐动摇

  1988年,索索出生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擦泽村一个普通的牧民人家,和牧区大多数孩子一样,渐渐长大的索索从父亲手中接过牧鞭,从事他再熟悉不过的工作——放牧。也可以说,打记事起,他的生活就没有离开这片草原和这里的牛羊。当他站在山坡上,看着家里的牛羊在草原上安逸地吃草,心里既坦然又踏实。

  “这些牛羊养活了我们一家人。”基于这样的认知,年幼时,索索的梦想就是家里的牛羊能多些,再多些。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梦想渐渐动摇了。

  “牛羊多了,草场就会退化。一旦草场被破坏了,牛羊也活不了。”在一年又一年的放牧中,父辈对自然的敬畏、对草原的保护,质朴而又简单的道理一点一滴地渗透、扎根在了索索心里。

  与此同时,索索也察觉到了生态退化的迹象。草原似乎没有了以往的生机与活力,野生动物越来越少。盛名之下的黄河源头留下了太多游客的脚印还有垃圾。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的编号CZ

生态管护队在扎陵湖畔巡护。

  报名成为草原管护员

  “2008年?2010年?2011年?”索索记不清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承担起了保护生态的任务,但从耳濡目染到采取行动,一切似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其实没干什么大事,最多的就是捡拾垃圾。”日子在一边放牧、一边巡护中渐渐流逝,索索几乎每一天都在做着这些“小事”。

  2012年2月,对于索索来说是个难忘的时间。

  “村上要组织一个草原管护队,大家自愿报名。”在村民大会上,村支部书记曼尕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几乎没有任何考虑,人群中的索索兴奋地站起来,把手举得很高。

  报名—公示—大会评选—确定名单—公布—上报乡镇—县政府确定,经过一整套严谨的程序后,索索和村上的64位村民一起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草原管护员。“那一天是2012年3月12日。”索索回忆,那一天尽管没有仪式,但他觉得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 “作为一名草原管护员,肩上有一份责任与压力。一定要把自己的家乡保护好,不能对不起大家的信任。”

  按照分工,索索需要管护的草原面积达4000公顷。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这份工作,索索每周都要骑马巡护一次。海拔4000多米的黄河源头气候恶劣,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吃几口糌粑,渴了喝几口凉水,但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保护区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之上,一点都不觉得苦和累。

  “每次巡护时碰到村民,他们都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夸我工作干得好。这时,我心里真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少不得的人! ”这是索索感受到的管护员工作的一种特殊价值。

  2014年,索索花了近6000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这相当于他这个五口之家一年六分之一的收入。目的只有一个,巡护。

  面对丈夫的选择,代青巴宗一如既往地支持。只是在索索骑着摩托车出门的时候,一再提醒他注意安全。

  有了“新伙伴”的助力,艰辛的巡护路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遥不可及。但随着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作为贫困户,索索一家人和村上其他贫困户一起,搬到了县城的安置区。告别了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的老日子,迎来了充满新鲜感的新生活。可索索的原则没有改变,“每周保证巡护一次”。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的编号CZ

生命净土的守护者

  4月10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扎陵湖乡生态保护站尕泽村生态管护队队员正在扎陵湖畔捡拾垃圾。扎陵湖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内的重要保护区域。这里每一亩草地、每一片湖泊的日渐修

复,都离不开生态管护者的悉心呵护,他们从昔日的放牧员成为管护员,成了守护三江源的忠诚“卫士”。摄影:黄灵燕

  索索有了新身份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chuanhuiqu/1002.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