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西柏坡,启迪新时代“赶考”征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欢迎您:用户ID名称

人民网

往期回顾

西柏坡,启迪新时代“赶考”征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人民网检索

《人民日报》数字报取消收费的通知

返回目录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启迪新时代“赶考”征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本报记者 张志锋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1日   01 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日前在河北西柏坡启动,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报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揭示中华儿女百折不挠、接力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气概。

  7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70年后的今天,如何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征程,迎接更大的胜利?请看记者从西柏坡发回的报道。

  ——编 者 

  

  70多年前,烽火连天,电波“嘀嘀”,党中央在河北西柏坡村指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今年清明时节,许多人来到滹沱河畔的西柏坡,昔日电波穿越时空激荡回响。小山村是一部“巨著”,从中可以读出苦难到辉煌的奋斗史诗,照亮新时代的“赶考”征程。

  精神高地 红色精神代代接力

  “我两岁时得了一场病,家里很穷,看我治不好了,家人把我放在门口的碾盘上。当时住我家的董必武夫妇发现后,把我送到部队卫生所,救了过来。”回忆往事,西柏坡村73岁的党员闫青海,用粗糙的手背抹起眼泪。如今,那个碾盘仍静静立在他家门口,“吱呀”声声,讲不完鱼水情深。

  闫青海有41年党龄,他的叔叔闫志廷曾当过村支书。“叔叔过去常给人讲革命故事,我都记在心里。”闫青海说,“他去世后,我接着讲。让更多人了解过去。”

  西柏坡纪念馆建成后,许多人慕名来到革命圣地。闫青海平均每周为人们“主讲”两场革命故事。没有大话,全是“土话”。多年来,他的白发多了,皱纹深了,但一腔深情从未改变。

  红色精神代代接力。女儿闫文彦是“90后”团员,她2013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西柏坡纪念馆专业讲解员,当起“红色主播”。“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每当闫文彦唱起当年支前的歌曲,游客顿时安静下来,默默听完,沉思良久。

  西柏坡是精神高地。“西柏坡是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转折点。”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说,“‘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要义之一,越是接连取得胜利时,越要保持清醒。”

  从“两个务必”到“两个永远”,“赶考”永远在路上。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历史照鉴未来,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2008年突破120万,2013年增至500万,去年跃至586万——西柏坡纪念馆的参观人次不断攀升。每天都有许多干部群众来到西柏坡,探访“赶考”足迹,寻找前行力量。登高极目,滹沱河水源远流长……

  赶考源头 艰苦创业脱贫致富

  西柏坡村仅有80多户,村里“两个务必”广场附近两座4层小楼格外显眼,这是村里“地标式”宾馆。可谁能想到,这两座楼是一位大娘靠卖鸡换来的2.8元起家的。

  当年因修岗南水库,西柏坡村后靠搬上高岗,水源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养殖业。人均不足3分旱地,在土里刨食的年月,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像许多乡亲一样,50多岁的韩花珍日子紧巴巴,“一分钱恨不能掰两半花。”

  改革的春风染绿西柏坡,游客也多了起来,但最初景区连一杯水也买不到。村里有人提醒她:现在党的政策好,可以做买卖!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chuanhuiqu/141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