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故道满是沙,不成庄稼专成瓜;个大味甜走天下,豫东特产人人夸。
提起这首夸赞扶沟西瓜的诗,当地人都满脸自豪,心里美滋滋的,像刚吃过瓤红汁甜的西瓜一样。
扶沟古称桐丘,地处黄泛区腹地,人杰地灵,物产富庶,蔬菜生产历史悠久,有中原菜都之称,曾荣获中国果蔬十强县、中国绿色生态蔬菜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秋分时节,硕果飘香。笔者前往该县探访地理标志农产品——扶沟西瓜。
从解渴瓜到营养瓜
西瓜,又称水瓜、寒瓜、夏瓜,因从西域引入,更多叫西瓜。扶沟西瓜种植始于汉代,在清乾隆扶沟县志中,就有西瓜“硕大而甘”的记载。
“果型端正、美观精巧,果皮鲜、纹理清;果实色红水足、瓜香味浓,回味无穷。”2017年,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专家对扶沟西瓜评审认证时给出这样评价。
扶沟西瓜为什么好?这和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分不开。扶沟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西瓜糖分积累;水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是高品质西瓜生长的最佳地带。
20世纪80年代,扶沟西瓜大多露地种植,小麦、西瓜间作。那时西瓜形状不一,以个大著称,红瓤黑籽,皮厚汁多,是人们解渴降暑的首选。
2000年以来,扶沟县以发展无籽西瓜为突破口,发展特色种植。江村镇6万亩“黑密2号”无籽西瓜基地于2002年被评为全省第一个“无公害无籽西瓜生产基地”,价格每公斤提升6毛钱。
从此,扶沟西瓜开始由解渴降暑向追求形、色、味、营养等方向发展。
像邻家小女,扶沟西瓜历经十八变,越变越有范,喜事也多起来。2017年扶沟西瓜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知名农产品品牌,2020年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西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21年被评为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从普通瓜到科技瓜
走进崔桥镇崔桥村的一个瓜棚,一个个个头匀称、圆润饱满的西瓜长在青藤上。几个游客正在瓜农指导下,按照西瓜标签上的编号拍瓜听声,寻找成熟瓜。
“今年,我3个大棚种了不同时令的瓜,已收获两季。这棚是精品小西瓜,大学教授育的苗,肥料农药都是纯生物的,农科院专家天天远程视频察看长势。每个西瓜全身都是高科技,装上芯片就能飞……”爱说笑的瓜农王红刚把顾客逗乐了。
为提高西瓜品质,做强西瓜产业,扶沟县对西瓜种植实行责任追溯制度,对施肥、用药等生产全过程监控,不达标西瓜严禁销售。
扶沟县与高校联合开展西瓜品种培育,引入精品小西瓜、8424、奶香佳丽等新品种。“这种瓜虽然价格高,但城里人喜爱,都销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王红刚切开一个瓤甜水足的西瓜说。
优质瓜、大棚瓜价高好卖,群众喜欢种植。为此,扶沟县增加科技投入,建造大型育苗基地2个、小型育苗基地300多个,解决了品种瓜育苗难的问题。
扶沟县豫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县最大的西瓜育苗基地之一,有智能化育苗温室12000平方米、日光温室16000平方米,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每年可供应种苗2000万株。
“扶沟摆脱了瓜农凭经验种瓜的模式,科技已贯穿全产业链。”在智能化育苗温室内的无土栽培设备旁,该公司技术人员邵兵说。
从滞销瓜到畅销瓜
各地瓜商如潮水般涌来,全县10多个西瓜交易市场白天热闹非凡,夜晚灯火通明。瓜农与瓜商讨价声,响彻通宵。
回忆20年前西瓜交易场景,曹里乡蔬菜经纪人李新刚记忆犹新:“扶沟西瓜虽然甜遍中原,但也遭遇过卖瓜难。2008年,我种了10亩露地瓜,收获时先是连阴雨,后又没人收,开着四轮车排队等了一天一夜,才以每公斤5毛6分钱的价格卖出去,刚刚够本钱。”
2009年以来,扶沟县西瓜种植面积已近30万亩,已有销售渠道不能适应需求。为此,扶沟县连续举办多届西瓜“双交会”,增加乡镇购销点180多个;开展20多期培训班,培养西瓜经纪人1000多名。现在,500多名经纪人常年活跃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城市,互通有无,形成“集团销售优势”。
“去年,扶沟西瓜通过一经济人网络销售平台,成交1000余单,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扶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负责人谷志恒说。
久经商海的扶沟人善于借助每一个风口,5年前他们开始拥抱互联网,让扶沟西瓜销售变得更轻松。2021年,扶沟西瓜网络销售已占总产量60%左右。
扶沟县还大力推广日光温室西瓜、早春拱棚西瓜、麦茬套种西瓜、秋延迟西瓜。四时有瓜、错时销售,增加了收入,也缓解了西瓜集中上市时的销售压力。
从脱贫瓜到致富瓜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fugouxian/420937.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