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甘做司法为民老黄牛 争当诉前调解排头兵

淮阳区法院诉前调解团队始终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开展诉前调解工作,2022年以来,诉前调解团队负责人梁照东发扬“老黄牛”精神,团结带领团队共调解成功案件3700件,成功率达到了55.85%,尤其今年7月份以来,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0%,争当诉前调解排头兵。

梁照东不仅负责诉前调解工作还兼顾审理和执行工作,作为全面手,他总是站在诉前的角度审视民事审理、从民事审理的角度考虑如何方便执行,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化调解方案、更新调解思路、提高调解效率,扩大调解效果。2022年,梁照东共审理191件各类民事案件,其中,调解140件,调解率73.30%,居全院第一名;撤诉13件、判决33件,无一发回,无一激化。

在调解一起相邻权纠纷时,梁照东法官了解到,原告与被告是前后邻居, 原告的宅基地在被告的宅基地后面,两家宅基地东边是南北出路, 被告把自家的院墙建到路上,占路0.3米,由于该路为原告的唯一出路, 被告占路建院墙阻碍原告的通行, 侵犯了原告的通行权,原告通过村委、乡司法所、国土所多次调解无效,为此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排除妨碍,拆除院墙。案件虽然事实清楚,但难点在于被告年龄大、为人固执、且认为自己孤门独户,认为原告仗着家族人多,欺负自己,多次表达要与原告同归于尽的念头,若贸然下判,恐怕会引起上访甚至会民转刑,执行难度大、社会效果不好等。梁照东法官站在审理考虑执行的角度,为促进邻里团结、社会和谐,梁照东法官多方打听被告的小儿子、被告的妹夫(60多岁)较为明理,通过多次与远在新疆的被告儿子及被告妹夫电话沟通,讲事实、摆道理、举案例,入情入理,做通二人工作后,然后由二人做被告的工作,又会同村委干部深入现场,最终被告两次主动将院墙扒掉,并主动拍照发给梁照东法官,案件得以顺利解决,双方矛盾彻底化解。事后,村委干部表示,多亏了梁照东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多方寻求调解渠道,才使得两家的矛盾得以化解,村里的不安定因素得以消除。

在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时,原告郭某某握着手中的7000块钱,激动地对梁照东法官说:“昨天下午才立的案,今天上午事儿就解决了,感谢梁法官对我们做小本生意的支持,淮阳法院的工作真是太高效了!”了解得知,原告在淮阳区商城中段经营水泥批发,被告夫妇在朱集乡大街经营水泥零售,2018年7月份之前二被告分多次进购原告水泥,后经双方结算,二被告尚欠原告货款7000元,被告韩某于2018年7月7日为原告出具欠条,并签上其丈夫朱某某的名字。后经原告多次向二被告催要无果后,将被告诉至淮阳法院。11月2日下午,梁照东法官接手案件后,了解到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并不复杂,为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决定于3日上午九点进行网上开庭。11月3日上午八点半,被告与法官联系称手机坏了,无法开庭,不愿配合工作。梁法官经过认真考虑后,认为该案能调解结案的可能性极大,当即通知原告前往被告所在朱集乡进行现场开庭。在朱集法庭,经过开庭审理,被告对欠款事实认可,但之前因为资金紧张未能及时还款,并表示愿意积极履行欠款义务。在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当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随即拿出7000元现金交到原告手中,双方握手言和,该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一天处理完毕,实现案结事了。

30多年,梁照东法官不管在什么岗位,他总是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充分发扬“老黄牛”精神,时时刻刻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法院干警敢为人先、奋勇前行的精神面貌,诠释了司法工作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初心和使命。

原标题:《甘做司法为民老黄牛 争当诉前调解排头兵》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huaiyangqu/589644.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