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9月23日电:筑牢“中华粮仓” 中国第一产粮大省走出十年丰产路
新华社记者李建平、黄腾、孙晓宇
金秋时节,走进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一派穰穰满家的景象——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150.28万亩金黄色的稻田已进入蜡熟期;在黑河市,今年实播大豆1569.3万亩,约占全国七分之一,比上年增加314.1万亩;在绥化市,大型农机正在迅速收割着100多万亩鲜食玉米……
有人形象地说,中国每九碗饭中,就有一碗来自这个地处世界主要黑土带上的农业大省,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粮仓”。
工作人员在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内检查自动排水灌溉设备(2022年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粮食产能,切实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12年以来,黑龙江累计生产粮食1.47万亿斤,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连续稳居中国第一,走出十年丰产路。
黑土生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黑土地,性状好、肥力高、适宜耕种,更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为确保农业的良性发展,黑龙江通过行政、科技、立法等手段对黑土地展开持续保护。
这是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内的稻田画(2022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秸秆翻埋还田、秸秆覆盖免耕,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原茬打浆还田——近年来,黑龙江探索出了黑土地保护的“龙江模式”和“三江模式”。这两种模式被列为中国黑土地保护的主推技术模式。
在黑龙江巴彦县红光乡建新村,建新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秸秆覆盖免耕保护黑土地已有10年。秸秆覆盖免耕就是在种植过程中,将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相当于给土地盖了一层“被子”。“秸秆腐烂后土壤油光发亮,产量也有所增加。”合作社负责人冯国伟说。
指导种植户精准施肥,也是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措施。北大荒集团前哨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员郑乐介绍,每年秋收后,农场都会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各地块有机质含量不同,我们给出的施肥建议也不同。”
“这几年化肥用得少,过去板结的土壤比以前松软多了。”郑乐总结,一些地块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还可以提升地力,降低用肥成本。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黑土地的保护利用,黑龙江去年发布了《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方案(试行)》。今年3月,《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实施,将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如今,黑龙江省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3.46等,高于东北黑土区的平均等级。
良种育粮
今年,黑龙江全省共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00余万亩,一定程度提高了中国国产大豆自给率。某种意义上,这得益于黑龙江省科技厅近年组织实施的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生物育种科技重大专项。
“大豆育种,有时比照顾孩子还费神。”大豆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研究员李艳华说,一个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约十年。
李艳华精心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高油、高蛋白、抗倒伏,丰富了中国高纬度地区大豆种质资源。
作为中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黑龙江的水稻育种工作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事水稻育种工作40多年的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所长郭彦文,经常奔走在中国最北和最南的两个省份之间——他在黑龙江庆安县将稻种杂交后拿到海南种植,再筛选出稻种带回庆安。现在,郭彦文在庆安繁育的实验稻种有600余份,生产面积近5万亩。
工作人员在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内搬运种子(2022年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数据显示,十年来,黑龙江全力推动种业振兴,累计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9个、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16个;完成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扩建,种质资源保存容量从8万份提升到了20万份,位居中国前列。“百千万”工程已累计选育出23个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
科技增粮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huaiyangqu/420948.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