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第三方支付大退败

(原标题:第三方支付大退败)

1

11月末,第三方支付机构联动优势被国家外汇管理局罚款1095万元,原因是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

联动优势是被罚界的常客,比如今年1月因违反外包管理规定等被罚608万元,3月被罚77万元,去年7月因给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与其进行交易被罚761万元,

上一次第三方支付被罚这么重还是在上一次,2021年支付机构“国通星驿”因12项违法违规行为——违法所得只有261万元,被痛罚了6710万元。

中小支付机构被罚更是常事,2020年,各第三方支付机构合计罚没总金额4亿元,2021年约为1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金额已经达到了约1.3亿元。

这么多机构为什么非要吃违法违规这份饭呢?非不想不吃,而是不能也。

联动优势在意气风发的2013年,净利润有4.11亿元。而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只有2162万元,这下一罚,白干了一半。

说白了,联动优势是穷的铤而走险,罚得一穷二白。

迄今为止,中国央行10余年来共发出271张支付牌照,如今还剩下有效支付牌照201张。

支付牌照从2011年5月开始发放支付牌照,五年为一个周期,五年续展一次。大多数支付机构成立于2011年到2015年之间,2016年就不再发放新的支付牌照。十年后,2021年和2022年成了多数支付机构续展的时候。而多数机构倒在了这个时候。

仅2021年和2022年,支付机构就倒下了37家。

2021年90家牌照到期成功续期74家,意味着16家注销或清退,而2022年以来,23家支付机构被清退。

这些清退或注销,大多因为支付机构基于生存压力,铤而走险发展违规业务,继而在续展支付牌照时被央行除名,终成一场空。

2

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上,一般支付业务面临的主要难题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市场霸权。

所谓霸权,

一是账户体系生态,支付宝App和微信App所嵌入的支付业务都有完整的生态,并且不依赖手机,也就是所谓支付“破圈”。

二是线下场景,支付宝和微信都有庞大的线下商户合作场景。

支付的C端业务上,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证明了,要想在它们眼皮子底下挣大钱很难。2021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计占有的市场规模仍在90%以上。

中国C端支付市场,越是大体量,越容易获得议价权,比如和银行的通道费议价。

在中国,要想像国际支付巨头PayPal那样挣支付手续费的钱,已经没有了市场基础。

PayPal的商家手续费通常在3.9%或4.5%左右。它像一架印钞机器,2020年上半年营收营收639亿元,净利润为16.14亿美元。同期支付宝的费率只有0.5%,营收约为260亿元。

而同期,支付宝的交易规模118万亿,PayPal全球支付总额约合人民币5.19万亿,前者约是后者的22倍。营收却约为后者的40%。

所以在中国,C端支付要靠收手续费盈利,就拼不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只能靠规模挣钱,而这些又是中小支付机构没有的。

等于头部支付机构将靠手续费赚钱这个商业模式玩死了。

除了头部的几家之外,大多第三方支付都是B端业务,即聚焦于商铺的银行收单等业务。2020年以来的三年疫情直接冲击线下商业也间接传导到支付机构的营收上。

3

十年前,或五年前,意气风发的互联网金融人绝对想象不到,第三方支付能活得这么憋屈。

那时支付业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狂潮而狂奔,比如那时的支付牌照是收购市场的香饽饽,最著名的一桩收购案是海联金汇从“联动优势科技”手中收购“联动优势”,作价30.89亿元。雷慢没记错的话,这一纪录尚未被打破。

回望2015年至2017年,正是互联网金融疯狂的时候,支付牌照价格水涨船高。

5年前,一张有银行卡收单(全国性)业务的牌照业内平均报价约5亿元。到了2021年3月,未来金融集团收购广东“汇卡支付”60%的股份,牌照总价值在1亿元左右。

5年前一张包含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牌照平均报价超3亿元,到了2022年,B站收购甬易支付的总牌照价值在1.8亿元左右。

5年前一张“全业务”(包括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的牌照业内平均报价超10亿元。去年11月,快手收购某支付机构,价格仅为8.5亿元。与联动优势的30.89亿元天价比起来,快手的收购价已经便宜太多了。

这些被收购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大多属于第三方支付中的第三方梯队。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第一梯队是支付宝和财付通,两者合计占市场份额95%以上。第二梯队是拉卡拉、京东支付、平安付、百度钱包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几家,其中许多也是被收购的。第三梯队由其他两百多家小支付机构组成,它们在大支付机构的挤压下讨生活,两百多家机构的业务规模合计都占不到1%。

好命的,被收购了,算有个好归宿。留下的许多第三梯队支付机构,都在夹缝生存。

4

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曾公开表示,有牌照的支付机构能有三、四家真盈利,那就相当不错了,剩下的基本都在亏钱。

支付公司大多过得很惨,业务规模小,营收困难。一些公司为了营收,铤而走险为赌博、炒币、诈骗贷款提供支付通道。

比如,智付公司曾为境外多家非法黄金、炒汇类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被罚过;“钱宝”因违反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被央行罚过;易生支付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被罚过。联动优势因违反反洗钱法等规定,曾被央行处以罚没合计人民币2424.84万元重罚。

改变支付牌照的收购热潮的根本性的举措,是2017年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和2018年的资管新规出台,他们确立了金融的“分业经营”原则和“一切金融活动都需要持牌经营”原则。

之前很多的收购支付牌照案例,并非支付业务本身挣钱,而是在可以监管套利的时代,支付业务下可以嵌套如信贷、消费分期业务,或者为P2P、虚拟货币、欺诈贷款App提供通道。

如今P2P已死、炒币已禁,套路贷如丧家之犬,套利的空间被压扁了,收购支付牌照的只剩下互联网大公司,一是因为它们财大气粗,二是因为它们本身的业务需求,或者为了扩展金融业务,可以支撑起支付机构的营收。

但在金融监管态势趋严之下,支付和信贷嵌套都已经不被允许。支付宝和微信的份额占比越来越高,对第三方梯队的支付机构来说。赖活着不如早卖个好价钱,毕竟互联网大公司就那些家,卖迟了,有钱的主可不好找了。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新金融洛书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luyixian/1181122.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