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明年二季度经济有望出现大幅反弹、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是重中之重…权威人士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2月1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国经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等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了介绍和解读。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主持会议。
韩文秀:明年中国经济有望明显回升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我们要充分肯定和倍加珍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既要看单项指标,又要看多项指标的组合,既要看总量指标,又要看结构性指标,既要看一时一地的情况,又要拉长距离和时段来看总体的成绩和平均成绩。
韩文秀表示,今年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都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有突出的表现,预计今年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抗疫和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经得起历史检验。
韩文秀也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综合研判,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下滑,而我国经济可能总体回升,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的轨迹。
韩文秀指出,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下一步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显现。明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一些新政策新措施。
韩文秀表示,明年只要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从统计角度来看,数据就会比较高,二季度预计会出现大幅度反弹,全年有望明显回升。他也强调,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和风雨如晦的外部环境,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但是这并不是自动生成的,不是天上掉馅饼,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韩文秀还强调,经过三年攻坚战,我国金融风险已经得到收敛,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是,近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而言,既是动力源,也是风险源。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是重中之重。同时要重视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保险、信托等领域的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宁吉喆:我国扩大消费潜力大,明年专项债等支持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国扩大消费的潜力大,要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他也指出,今年以来,国家投资政策有力有效,支持了投资持续增长,发挥了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明年要继续加力增效,更好地发挥投资在经济发展特别是供给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可以预期,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金融工具支持投资的力度将继续加大。
在恢复和扩大消费方面,宁吉喆认为,首先要积极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流动性消费,第二要巩固和恢复吃穿用等基本消费,第三要培育和扩大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新型消费。
“明年要继续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数字加生活服务新模式,发展智慧家庭、智慧康养、智慧旅游、智慧出行、智慧广电、智慧体育等新型数字消费业态,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新个体经济模式发展。”宁吉喆说,当前尤其要重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方便广大群众防疫抗疫看病拿药咨询问诊,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宁吉喆表示,扩大国内需求发力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明确消费重点,引导消费方向,实现消费拓展。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出行消费的潜力、积极发展服务消费都是重要发力方向。可以预期明年必将迎来旅游业的恢复性增长热潮。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宁吉喆强调,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55.9%,大多数人都是打工者,增加收入必须稳定和扩大就业,公共工程和企业绝不能再拖欠农民工和劳动者的工资,地方政府和大企业也绝不能再拖欠中小微企业应得款项。近三年疫情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者自主经营者伤害较大,要以进一步落实筑起惠民政策,以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为契机,切实增加这两部分人的收入。要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
投资方面,宁吉喆表示,今年以来,国家投资政策有力有效,支持了投资持续增长,发挥了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明年要继续加力增效,更好地发挥投资在经济发展,特别是供给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可以期望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金融工具支持投资的力度将继续加大,要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国家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要加大政策性金融融资支持的力度。
他特别提到,今年以来主要受到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民间投资增长压力加重,这种状况亟待扭转。明年要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支持,改善民间投资预期,尽快推动民间投资增速回稳向上。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必须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宁吉喆说,首先要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包括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大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等。
同时,要系统布局新基建,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支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重大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投资,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等。
许宏才: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做到“7个聚焦”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2023年围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找准政策发力点,加强协调配合,增强政策落实落地的实际效果,财政政策要做到7个聚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许宏才表示,财政部门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明确传递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的信号,大力提升市场信心。
“加力”主要体现在,一是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调入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财力下沉。二是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运作资本金范围。今明两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三是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做好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动态建设和救助帮扶,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为经济运行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二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协调等重点领域投入。支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更直接更有效的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三是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和促进消费。四是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政策效率。五是持续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与此同时,兼顾当前和长远,筑牢风险防控制度的机制,抓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强化财经纪律约束和财会监督,不断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许宏才进一步表示,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和重点工作要做到“7个聚焦”。一是聚焦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二是聚焦持续助企纾困,完善税费优惠政策。三是聚焦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四是聚焦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五是聚焦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六是聚焦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筑牢风险防范制度机制。七是聚焦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刘国强:明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今年,有进一步加力可能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总的看,明年经济还会面临许多挑战,但肯定会比今年好。明年的货币政策要坚持“总量要够,结构要准”。“总量要够”就是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今年。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除非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超出预期,这也是有可能的,到时候中央还会适时做出部署。“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
“总量要够也是可以做到的。”刘国强称,当前我国仍然是少数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之一,货币政策的工具仍然比较充足,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都有空间,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和经验都比较丰富。
“结构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对一些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时评估,可以按时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而且让别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接续。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刘国强表示,从当前情况看,一些需要进一步支持的领域是比较明显的。如房地产当前既是重点领域,也是薄弱环节,理应加大金融支持。房地产对居民生活和财产、宏观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稳定、财政和金融市场的影响都不是别的产业可以比肩的。
同时,近几年,金融风险整体保持收敛,金融乱象得到明显遏制,许多风险机构得到有效处置。但也要看到,旧的风险没有断根,新的风险还在积累,经济下行导致的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外部冲击等都不容忽视,而且这些风险的关联性日益突出。一些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失效,一些机构腐败问题突出,都会带来金融风险。
刘国强透露,金融稳定法目前已进入人大的立法程序,预计明年有望出台,这将明显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重要作用。
隆国强:改善营商环境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牛鼻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的部署力度前所未有。在吸收利用外资规模方面,我国已经较长时间位列全球第二。但也要看到,我国引资潜力大。下一步做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工作,首先要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
“国际投资者在全球开展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各个国家营商环境用脚投票。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是对我国营商环境改善的肯定。但要看到,营商环境改善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竞赛,不进则退,甚至慢进则退。”隆国强说,所以我们要主动对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
隆国强表示,具体来讲,一是要改善外商投资的制度环境,还要继续做好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二是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商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投诉机制。三是要加强外资企业的金融服务,为外资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创造条件,同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产品和服务,按照市场化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
隆国强认为,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扩大外资的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在制造业已经基本放开的背景下,要以服务业的开放为重点,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并持续做好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的引导和鼓励,突出高端制造业导向,大力做好投资促进工作。
王一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平台经济有望开启发展新浪潮
12月1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在线上举行。国经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我们要用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国内需求和经济加快回升的有利条件,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其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释放了鼓励平台企业、平台经济发展的明确信号,相信一定会推动平台经济开启新一轮发展的浪潮。
王一鸣指出,我国传统产业具有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领先优势,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明年推动经济企稳向好,要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稳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促进扩大投资需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促进更多产业达到国际前沿水平,提升传统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王一鸣认为,明年要继续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任务,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强大带动能力,成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事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经济循环畅通。王一鸣指出,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抓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集中优质资源合理攻关,在高端芯片、重大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保证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王一鸣表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形态。去年下半年以来,平台企业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释放了鼓励平台企业、平台经济发展的明确信号,相信一定会推动平台经济开启新一轮发展的浪潮。
王一鸣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需要优化发展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都要以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为前提。在供给端,最重要的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信心。当前尤其要重视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luyixian/171406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