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田轩:构建创新型金融生态)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为资本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基,促进资本、科技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循环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实现了“量”的稳步提升和“质”的持续优化,特别是随着科创板的设立、注册制平稳落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稳步推进,一个逐步走向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主要依靠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格局仍然存在进一步调整优化的空间,特别是当我国人口、资本等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传统经济条件下依靠简单要素的投入方式,使得资本投入的边际产出率快速下滑,高债务、高杠杆率和随之带来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有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越发达,其企业的创新能力就越强;反之,一个国家的信贷市场越发达,对企业创新产出可能会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全面实行注册制为引领,进行资本市场逻辑重构,通过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释放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潜能,将成为提升金融拉动经济增长、真正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要义所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具体来看,在这场以提质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中,应围绕提升资本要素的资源配置作用为重点进行。
在入口端,要全面实行注册制并提速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配套性改革,通过以市场为主导的“开源”手段,通畅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早期资本的退出机制,能够进一步促进专业机构投资者积极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实现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在出口端,应从严监管,继续完善强制退市标准,优化退市流程环节,重视退市配套机制,让资本市场实现正常的“优胜劣汰”与“新陈代谢”,使得稀缺的资源真正配置到最优质的资产上。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包容性方面,要通过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质量。
还要加快吸引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入市,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竞争促改革发展,引活水为创新赋能。要防范房地产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要稳步推进信用投放,控制信用创造总量。
综上,只要我们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作支撑,不断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质量与运行效率,通过金融“活水”持续浇灌实体经济,就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金融新生态。
本文刊发于《经济日报》2022年11月15日时评版。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qidi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luyixian/949735.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